2018年10月30日至11月2日,由杭州市科协党组副书记、巡视员、副主席汤建新,党组成员、副主席张贵书分别带领杭州市科普和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调研小组到各区、县(市)开展科普中国落地、科普三年行动计划及全国科普日(科普周)活动综合调研工作。
四天时间里,调研小组分为两组,以乡镇街道为主要对象,采用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对杭州市各区县“科普中国”落地应用情况、基层科普组织和队伍建设情况、基层科普设施和阵地的建设与管理情况、开展主题科普活动情况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调研。今年以来,杭州市各区县(市)科协以及相关乡镇街道认真贯彻执行杭州市加强基层科普和全民科学素质工作三年行动计划,积极开展科普中国落地,充分发挥“三长”队伍作用,取得较好成效。特别是“科普中国”信息员注册人数达到4.3万人,分享文章总数超过115万篇,在全省各城市中名列第一。
调研中,汤建新对杭州市各地区开展和推动科普工作的力度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表示,当前科普工作和公民科学素质工作的成效明显,要进一步探索和推进“科普中国”落地应用,总结出好的经验和做法。杭州市“十三五”末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人群的比例要达到15%,这是硬性指标,要更加重视各方面工作,不断扩大“科普中国”品牌在杭州市的影响力,助推公民科学素质跨越提升。
张贵书认真听取各区县代表关于科普工作的总结报告,针对各区科普工作面临的诸如科普中国后期推广困难、科普宣传经费较少、城乡科普内容需求差异等重点难点问题,他提出了以下解决办法:一、提升创新能力,打造以校园、医院、农技站为阵地的精品科普活动,树立品牌理念,深化科普中国后期推广。二、整合相关资源,充分利用科协属性,把握社会各界资源,为各项科普工作的展开添加助力,解决乡村独立进行科普工作困难的问题。三、打造培训平台,做好精准培训,致力于多元化培训,提升基层科普组织和科普队伍势力。他强调城乡科普工作既要把握大局观念、做好布局,更要将科普渗透至方方面面,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